1、《学记》提出“未发先预”、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观而善、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教学相长等教学原则。长善救失互为依赖.相互补救因人而异2、董仲舒的“三纲”即()、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人为物纲君为臣纲天为地纲天地统一3、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非独立性、同一性。间接性统一性直接性独立性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与联系。学制课时学时课程5、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6、师生交往的特殊性主要有几个方面:独特的交往()、特殊的交往内容特殊的交往主体、特殊的交往方式。目的性质个体存在7、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表演法演示法或参观法感知法8、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被称为()。发现法演示法参观法9、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专制性、保守性、非生产性。相同性等级性差别性原始性10、个体社会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个体思想意识的()、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个体职业角色和身份的社会化。社会化个体化观点化集体化11、以()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支配地位,从而主张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无视其主体地位.B.赫尔巴特卢梭斯宾塞杜威12、()是按照一定教育目标而确定的在教育过程中作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所有学习科目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教程教辅教材课程13、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教育家沛西•能与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法国英国德国14、现阶段我国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主体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循序渐进与适度超前相结合原则、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一般性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个体性原则生成性原则15、()是对学校教育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作息课程教师学生16、教学实践证明,影响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师生之间的)、情感和行为。认知认可道德知识17、()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家,也是最早将教育建立在心理学体系上的人。奥尔波特弗洛伊德斯金纳赫尔巴特18、三级课程包括:()、地方、学校。街道家庭社区国家判断题19、教学过程本质--劳动说,它源于雅科夫列夫。他认为,教学是一种劳动,从这一意义上说,学校就是劳动的场所。据此他认为,从任何意义上说,教学过程都是劳动的过程。()A. VB. x20、教育目的大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