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习的考察报告 北京东路小学的前身为上海市私立民生中小学,1920 年由金熙章先生创办。1956 年小学部更名为北京东路小学。学校位于繁华的商务区,占地 1816 平方米,建筑面积 5018 平方米,校舍小巧精致,教学设备完善,除教室外,还有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 14 个专用教室,两个塑胶操场。1994 年建成闭路电视网,XX 年总校建成校园网,XX 年分校建成无线校园网,计算机÷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遍布教室及办公室。学校现有教学班 27 个,学生 687 人。学校拥有一支年轻的老师队伍,其中包括特级老师、市区级骨干老师十多人,校内有首席老师 3 人,学科带头人 6 人,具有小学高级老师职称的占一线老师总数的 80%,在职 45 岁以下老师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达到 100%。 从 1984 年起,学校开始“乐学、能干、创新”的教育改革整体实验,形成鲜亮的办学思想。1994 年起,在上海市教委基教处的支持下,率先在国内开始“小班化教育”实验,成功开创素养教育新模式,从而成为教育改革的领头羊。XX 年,学校在二十年“乐能创”教育和十年“小班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导学’服务”的办学策略,在发挥小班优势,满足差异进展上尽力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校对外开放任务频繁,境内外教育使团频频到访。由于学校对文化基础知识与个性充分进展的重视,学生学习基础扎实,善于主动求知,综合素养较强。近年来不断涌现如中科院小院士、全国故事大王、全国计算机竞赛一等奖等优秀学生。学校曾先后获得“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办学先进单位”、“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黄浦区文明单位”、“黄浦区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十几项。目前是“上海市素养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行为法律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讨论基地”、“上海校长培训实践基地”。 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在导学服务中智慧育人”、“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导学服务”的核心理念,根源于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尊重人的生存进展”和教育的本质是给予“生命的关怀”、“智慧的启迪”的思想,颇具前瞻性和先进性。尽管受教育资源的限制,要想在我市开展小班化教学还言之尚早,但我认为,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特别是以下几点对我市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强调“服务”的办学目标。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