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3 篇 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后,想必你会开拓了视野,该好好写一份总结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了。那要怎么写好活动总结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3 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 1一、重视《品德与社会》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素养。我们学校一般是班主任担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而她们日常工作是很繁忙的,既要上语文课,还要承担烦琐的班主任工作。但是老师们从来不马虎品社课的教学,都能有计划进行教学。学期初,领导明确要求老师备课要符合学生以及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适合各层次学生的课堂提问,留出 1/3 位置进行课前手写修改、补充之用。课后,还要求老师写课后随笔,课后随笔占全册教学内容的 1/4,着重对教学得失进行反思,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最终提高学生的素养。二、仔细落实《两纲》教育,积极提高课堂实效。本学期,我校积极开展了以“仔细落实《两纲》教育,努力提高课堂实效”为主题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弘扬民族精神,焕发生命光彩”。这次研讨活动研讨气氛浓厚,老师们通过组内学习、准备说课、集体备课、上课和课后讨论,增强了“两纲进课堂” 的意识,并仔细地将“两纲”教育自然地渗透于课堂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各教研组通过组内推举、集体备课、试教,在初赛的基础上推出积极落实“两纲”教育的讨论课。三年级的张华瑛老师《求医问药》,二年级的张英姿老师《文明打电话》,一年级的徐颖老师《一起解决问题》都参加了本次说课。通过领导和老师的仔细评选,最后一年级的徐颖老师《一起解决问题》还进行了校级公开展示。全校老师仔细评课,一致认为《品德与社会》教学是进行“两纲”教育的主渠道。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充分沟通的机会,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毫无保留地讲出来,老师组织大家充分讨论,引导学生寻找多种解决方法,并自主地学习,无形中渗透生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三、不断创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其实《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仅仅局限课堂,我们的.目的是,能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东西,真正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遇到事情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有效的方法解决。所以我们和大队部联手,搞了很多次有特色的活动,比如“我是交通安全小卫士”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