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背景材料】2010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议》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热点分析】观点 1.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命题角度(1)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要抓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契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提高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命题角度(2)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国际竞争力。目前,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低碳技术已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新领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投入巨额资金,加大对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的支持力度,努力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我们要趋利避害,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命题角度(3) 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基本原则立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发达国家要对其历史累计排放和当前高人均排放承担首要责任,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当承担与发展中国家地位相适应的责任,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观点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长展方式转变命题角度(1)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我国的资源状况,一方面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因此,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方面,要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 命题角度(2)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实施清洁生产,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