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高考二轮知识专题复习学案《政治生活》专题四:国际社会与我国外交【明确要求 有的放矢】1、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和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认识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探究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出路。2、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我国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是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掌握方法 高效复习】1、复习要突出一个主题:我国外交政策的四个基本点。抓住两个角度:一宏观角度(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的一般理论知识);二是微观角度(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2、联系世界局势、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等热点运用理论知识。3、从题型来看,历年高考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为主。根据新课改地区近几年的命题情况以及本专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预计 2011 年高考中将加强主观题的考查,在复习备考中应特别加强在这方面的训练。【课前预热 旧梦重温】课前熟悉课本,把握好单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国际形势——外交政策”为关键词串联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聚集热点 深度思考】关注利比亚局势起因: 一场风波忽然席卷全国 位于地中海南岸北非国家利比亚,今年年初,因 1996 年监狱骚乱造成死亡的犯人家属与政府的赔偿谈判最终破裂。2 月 15 日晚,一些年轻人在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举行示威,喊出了反对卡扎菲的口号。利比亚出动安全部队将示威者驱散。19 日,形势急转直下,军队开始向示威者开火。21 日,动乱蔓延到首都的黎波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爆发动乱的地方越来越多,动乱规模也越来越大,暴力事件成倍增加,不少城市被手持武器的反对派和示威者占领……许多军政要员也倒戈了。利比亚当局和反对派之间的政治纷争业持续数周,不仅造成国内平民死伤、难民出逃、外侨撤离等严重人道主义灾难,更加剧了国内政治派别和族群之间的敌对和仇恨,国内政治和解和民主化进程变得遥遥无期。发展:引来联合国的制裁和西方国家军事干预居于利比亚局势,联合国安理会 2 月 26 日就此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对利比亚实行武器禁运、禁止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及其家庭主要成员等人出国旅行,并冻结卡扎菲和相关人员的海外资产。3 月 17 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第 1973 号决议,同意在利比亚上空设立禁飞区,限制冲突各方飞行器在管制空域内的飞行活动,目的是保护平民和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