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第Ⅰ课时[基础全面自检]自查短板,为第Ⅱ课时锁定努力方向1.2017年4月19“”日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具备宜居条件的超级地球,代号LHS1140b,其半径为地球的1.4倍,质量为地球的6.6倍。报道称LHS1140b处于恒星宜居带,“”可能有液态水。下列叙述中与超级地球可能存在液态水密切相关的是()①质量和体积适中②与恒星的距离比较适中③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D可以结合地球存在液态水的条件并根据材料推断该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的条件。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能够吸引一定厚度的大气层,与液态水存在关系不大;地球的宇宙环境相对安全,适宜生物生存,但与存在液态水关系不大;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比较适中,使地球昼夜温差相对较小,地表温度适宜水分保留;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地表温度适中使得液态水存在。综上可推知,与超级地球存在液态水密切相关的是②④,D对。2.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有()①南北两极出现极光现象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④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解析:选A带电粒子流主要影响无线电短波而非长波通信,故③错误;白夜现象的形成与高纬地区大气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有关,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故④错误。“”渔光一体模式是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电池板,在水面下养殖鱼虾的模式,达到养殖和发电的并行发展。该模式不仅节约了我国宝贵的土地资源,还能在产出清洁能源的同时,大大提高养殖户的收益。光伏发电在长三角地区受到关注。据此回答3~4题。3.在我国长三角地区推广光伏发电遇到的主要问题是()A.市场需求不足B.施工资金缺乏C.输电成本过高D.占地面积太大4“”.渔光一体模式中安装的水面光伏设备行间距比正常值加大了半米以上,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水面温度B.避免设备之间相互遮挡C.保证水面光照和渔船行驶安全D.抑制水中藻类的过度繁殖解析:3.D4.C第3题,光伏发电设备占用土地面积大,而我国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短缺,故在该地区推广光伏发电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占地面积太大。第4题,水面光伏设备之间保持一定的行间距就可以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遮挡,不需加大行间距。水面光伏设备之间的行间距加大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水面光照,满足水中生物对光照的需求同时也为捕鱼船只在水面行驶留下通道。水面光伏设备之间行间距加大和提高水面温度关系不大。(2018·湖北荆州中学月考)读某日我国四个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及图,完成5~6题。地点日出时间日落时间①7:1816:48②6:5415:30③6:3616:50④8:2418:565.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图中的()A.1位置B.2位置C.3位置D.4位置6.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解析:5.A6.C第5题,根据表中日出日落时间计算,①地昼长9小时30分,②地昼长8小时36分,③地昼长10小时14分,④地昼长10小时32分,四地昼长都明显小于12小时,昼短夜长,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判断出1位置在近日点附近,处于冬半年,昼长小于12小时。图中2、4位置在二分日附近,北半球各地昼长接近12小时;3位置在夏至日附近,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12小时。选A。第6题,本题要注意利用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作答。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地昼长9小时30分,②地昼长8小时36分,③地昼长10小时14分,④地昼长10小时32分,四地昼长都小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由此可以推断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为②①③④。选C。(2019届高三·南昌调研)如图是位于30°N附近的N城全年中Z值变化曲线图(设昼长X小时,夜长Y小时,X-Y=Z)。读图回答7~9题。7.太阳直射赤道的日期是()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8.②日期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为()A.50°B.26°34′C.73°26′D.40°9.②至③期间,南昌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长夜短,昼渐短B.昼长夜短,昼渐长C.昼短夜长,昼渐短D.昼短夜长,昼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