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1 一、调查目的 一个健康的孩子,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孩子,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孩子。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许多家长关注的是孩子体格、智力的进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却忽视孩子心理的需求。孰不知,幼儿期是一个心理进展最为迅速、最为重要的时期,而幼儿的情绪对幼儿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在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的小小班,幼儿的情绪极不稳定;哭闹是部分小小班幼儿表达自己的一种语言,哭闹行为时有发生。哭闹不仅影响孩子个体身心健康的进展,还扰乱了集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了了解孩子发生哭闹行为的心理因素,对针下药,以实行应对策略,引导幼儿拥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进展。特对本班 30 名幼儿进行追踪调查、讨论。 二、调查对象 明水中心幼儿园小小班 30 名幼儿 三、调查内容 明水中心幼儿园小小班幼儿不愿入园心理分析 四、调查方法 1、问卷法:设制家长问卷,了解孩子在家的情绪表现。 2、观察法:设制观察、记录、统计表,以记录孩子情绪状况。 3、行动讨论法:实施一定的教育措施,稳定幼儿的情绪,以探究孩子哭闹的心理因素,引导幼儿拥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一步。个体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幼儿由于身心稚嫩、适应能力差,初入园时往往出现适应困难的现象。 1、原有“情感断乳”,造成幼儿心理的不安全 案例:哭闹是孩子入园初期最典型的行为表现,一般孩子劝慰后,能回到自己的座位。而任铭小朋友无论老师如何劝慰,就是寸步不离老师;只有待在老师的怀里,他的情绪才是最稳定的。以致影响集体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反思:孩子自出生起,与父母、与周围环境朝夕相处,建立起牢固的依恋情感,这种依恋情感构筑了孩子安全感的基础。入园初期,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陌生的一切使孩子置身于陌生之中。陌生带来了恐惧,恐惧造成了情绪的不安。幼儿面临着依恋对象“情感断乳”的心理冲击,陷入极度的分离焦虑之中。孩子失去了那份安全感。老师怀里成了孩子临时的港湾,寸步不离,唯恐失去。 另一方面,多数孩子已习惯家中“焦点式”人物,进入幼儿园后,“小皇帝”的位置难以维持,一些孩子不免有失落感;老师稍不留神就会挫伤孩子敏感的心灵,孩子常常是情感失落,情绪低落。 2、集体规则约束,造成幼儿心理的不适应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