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生调查报告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上大学就是把父母的血汗钱给糟蹋了!他们辛辛苦苦挣钱供我上学,可我念出来之后,不但养活不了他们,连自己都养不了。”一口气说完这些话,小赵沉默了好一会儿。“那你后悔上大学吗?”“后悔!”回答很干脆。一个月前,小赵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工作——保安,每月 800 元。小赵说什么也不甘心,他和其他三个准备考研的同学一起,租了一间不到 20 平方米的民房,白天忙着复习考研,晚上去麦当劳打工挣点儿钱。“上了高中就要考大学,考了大学还得考研,但是实际没学到什么东西,就是拿了个文凭。”他无奈地笑了笑,“虽说后悔,但也是身不由己,像是一种惯性。我现在发现,要想有出头之日只能接着考研。”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上大学——投入产出不划算现在有种流行的说法叫做“经营人生”。作为“经营者”,不少大学生对上大学的投入产出比表示了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投入了过多的时间与金钱——四年的学习时间与高昂的学费,可收获的是“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之所以会“后悔”,调查显示,51.5%的人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几年前,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刘西拉教授,在两校大四年级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中进行的一次调查也发现,2/3 的学生对大学前三年的课程“不满意”,觉得“没什么收获”。“所谓的专业其实并不专,公共课要求很多,而且这几年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占了一大半。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古汉语专业对英语有这么高的要求。”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大三学生说起这些,还是觉得“很郁闷”。对此,高等教育讨论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的熊丙奇教授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本身确实需要改革。“现在 50%以上的大学生将经历主要用在外语学习上,考四六级、考 gre、考托福、考雅思等等。相反,他们对专业课投入的精力却很少。另外,现在大学开设的很多课,都不是学生想学的专业知识,而是规定学、要求学的课程。”调查发现,让一些人觉得“后悔”的原因,还有“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XX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115 万,XX 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人数超过 212 万。到了 XX 年和 XX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增长到 33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