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高考目标导航】考纲导引考点梳理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2.初步了解用焓变和熵变判断简单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化学平衡常数2. 化 学 反 应 进 行 的 方向。【基础知识梳理】一、化学平衡常数1.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用生成物平衡浓度(气体平衡分压)的方次之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气体平衡分压)的方次之积的比值来表示,这时的平衡常数称为浓度平衡常数(压强平衡常数),用 Kc(Kp)表示。对:aA(g)+bB(g)cC(g)+dD(g),[来源:21 世纪教育网] 2..平衡常数 K 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和压强无关。3..平衡常数的意义:①K 的大小,可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K 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K 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②.平衡常数表达式表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达成平衡的条件。在某温度下,某时刻反应是否达平衡,可用该时刻产物的浓度商 Qc 与 Kc 比较大小来判断。当 Qc>kc,υ(正)<υ(逆),未达平衡,反应逆向进行;当 Qcυ(逆),未达平衡,反应正向进行;当 Qc=kc,υ(正)=υ(逆),达到平衡,平衡不移动。③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大致告诉我们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向反应所进行的最大程度,并不能预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如 2SO2(g)+O22SO3(g) 298K 时 Kp=3.6×1024 很大,但由于速度太慢,常温时,几乎不发生反应。3.根据平衡常数进行的有关计算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发进行的过程。(2)特点:① 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② 在密闭条件下,体系趋向于从有序状态转变为无序状态。2、化学反应方向进行的判据(1)焓判据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H<0,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焓变判断反应的方向不全面。(2)熵判据① 熵:量度体系混乱(或有序)的程度的物理量,符号 S(同一物质,三种状态下熵值:气态>液态>固态)② 熵增原理: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即熵变(△ S)大于零。③ 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大(既熵增),△S>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判断反应的方向也不全面。(3)复合判据——自由能判据① 符号:△G,单位:kJ·mol-1 ② 公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