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案 (学生版)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案 (学生版)_第1页
1/31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案 (学生版)_第2页
2/31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案 (学生版)_第3页
3/31
【考纲解读】 1.要关注近代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其经济发展原因,经济制度与经济的发展特点。2.关注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尤其是经济现代化,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等。2009 年考了经济现代化对政治的影响(辛亥革命题),那么 2010 年注意一下经济现代化对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影响。同时这部分内容注意与政治、地理学科相联系。3.要注意横向的比较。与西方国家、前苏联经济发展相对比。注意把中国的经济现代化纳入到全球化的范围中考查。对经济发展原因、条件的分析探究是近年来历史高考考查的重要部分。4、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5、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6、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上海高考试卷中曾经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过。2007 年广东卷第 10 题考察了晚清上海的饮食和 26 题考察了明朝中后期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2008 年山东文综卷 27 题文明史观材料题和 29 题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材料题也涉及到了这部分内容。因而在复习时要引起重视。重点关注:① 复习时应理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和意义。② 将交通工具的变化与两次工业革命联系在一起,考查科技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作用和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③ 从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和通讯工具、大众传播媒介三个方面整体把握社会生活的变迁和进步。【专题讲解】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知识归纳】变化:(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村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城乡商品交换得到发展。(2)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倾销,中国逐步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逐步卷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4)中国开始有部分商人、手工业者投资办厂,中国出现了本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新经济。 原因:一是由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破坏了传统的经济结构;二是由于伴随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逐步卷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三是中国的一些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二、 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知识归纳】推动的因素:①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案 (学生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