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解读】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专题讲解】一、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包括的主要内容【知识归纳】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不同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①经济基础 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三权分立制度建立在私有制之上;②行政权力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全国人民,三权分立制是资产阶级;③组织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制度是分权制衡。【误区警示】要正确判断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首先要明确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不能与其他时期政治建设的内容相混淆。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确立和发展历程 【知识归纳】①1949 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代行全国人大职能。②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③1956 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④ 1966 年——1976 年,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⑤1982 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特别提醒】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 A 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B 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C 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的决策;D 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D 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正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