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把刀:买过最贵的东西是梦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身边的人忽然都开始讨论一部名字很长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没有明星的电影在台湾和香港的票房都一路爬升到令人咂舌的高度,而导演的名字也很个性:九把刀。在导演处女作《那些年》之前,九 把刀的身份是著名网络作家,他倚马千言,挥字如土,创作范围几乎横跨所有题材,人送外号“金庸再生”。“我的写作,是我一个人的战斗。”这是九把刀的名言。十几年前刚写小说的时候,没那么受欢迎,九把刀说那个时候写东西有一种跟人生搏斗的感 觉。因为如果写 作获得所谓“成功”的话,就可以把兴趣当成工作;可是如果没有办法成功的话,那更要坚定这方面的兴趣,不然就会彻底被世俗化于是,这样一句话成了最好的自我激励。也正是有不断的自我激励,有对写作的一腔热血,九把刀熬过了沉寂的五六年。2005 年 10月开始,九把刀创造了连续 14 个月出 14 本书的惊人成绩。这 14 本书让九把刀成为一种潮流,让“刀式风格”被广大读者所熟 知,从此九把刀成为红遍台湾乃至华文出版圈数一数二的年轻作家。九把刀的作品相当多元,惊悚、黑色喜剧、爱情、奇幻……各种类型他都有作品问世。曾有人用一个公式演绎他:社会学+漫画+武侠小说+周星驰+杜琪峰+X=九把刀,X 是无法归类的杂书和电影,X 属于一个开放的空格,最接 近正确的答案是与生俱来的才华、个人禀赋、内在呼喊这一类无从解释的元素。在他的博客,读到一段苦中作乐的幽默心声:“华人世界一向欣赏默默做事、默默努力的人。当这些拥有谦虚特质的人成功时,旁人会因为其鸭子滑水般的努力给予热烈的掌声。但是当他们失败时,没有人会知道他们曾经努力过。”轻松甜美的 电影《那些年》背后,其实有着艰难的幕后制作过程,但九把刀以不懈的斗志战胜了。电影前期加入的最大股东,在电影即将开拍前夕忽然撤资,一千万台币的投资随之蒸发。于是,九把刀只好拿出自己多年积累的版税去应急。“我买过车,也买过房子,今后我终于可以说,我买过最贵的东西,是梦想。”九把刀的日常生活在电影爆红后随之改变。他有应接不暇的访问,每天要讲很多话,开始上综艺节目……忙碌生活 中最大的娱乐,就是上网看大家写的电影观后感。“有时看到自己说过的话被网友恶意扭曲,都 要提醒自己用连续深呼吸代替回应的冲动;有时看到太过称赞电影的评论,也要提醒自己终究要按 page down,不要停留太久。”爬得越高看到的风景就越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