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中历史 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12高中历史 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1/3
2012高中历史 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3
2012高中历史 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3/3
第 2 课 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点拨 1.学习本课,要从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初衷着手,结合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分析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实质及其产生的影响。 2.在学习影响时,要重点把握农奴制改革在俄国历史发展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同时也应看到改革的不彻底性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教材自学导引与解读一、改革的酝酿1.背景:国内外形势严峻,国内局势动荡,① 下降。2.目的:② ,巩固统治,③ 。3.表现⑴ 历史基础:19 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意识到④ 的弊端。⑵ 思想基础:借助⑤ 力量宣传化解来自⑥ 的阻力。⑶ 组织基础 A.成立⑦ ,讨论解放农奴问题。 B.把秘密委员会更名为⑧ ,负责农奴制改革 C.让各地的⑨ 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⑷ 不同方案的讨论: A.在主要的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更不愿意把土地颁给农奴,还希望⑩ 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B.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希望通过解放农奴得到⑪ 投资工业;C.在草原地区:劳动力缺乏,地主们同意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⑫ 。⑸ 个人作用:⑬ 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推行改革。4.结果:拟订了改革法案。【拓展点拨】内外交困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社会改革的重要因素,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为沙皇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因此改革焦点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自我校对】①国际地位;②化解矛盾;③增强国力;④农奴制;⑤舆论;⑥封建地主;⑦秘密委员会;⑧农民事务委员会;⑨封建地主;⑩增加;⑪赎金;⑫劳役;⑬亚历山大二世;二、“二一九法令”1.签署:俄历二月十九日签署,又称① 。2.内容⑴ 政治上:农奴获得了② 。⑵ 经济上:土地仍归③ 所有,农民可以④ 一块份地。⑶ 组织上:由⑤ 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拓展点拨】1861 年 3 月 3 日(俄历 2 月 19 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根据这一法令,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从此以后,他们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块土地,份地赎金额由农民与地主协商确定,而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自我校对】①解放法令;②人身自由;③地主;④赎买;⑤村社;三、进步与局限1.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① 性质的改革。2.作用⑴ 广大农奴有了② ,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③ 的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中历史 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