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礼仪常识有哪些 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年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妙祝福的一种方式。下面是整合的春节的礼仪常识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确定对你有所关怀的。 春节的礼仪常识有哪些 依据传统,晚辈要向长辈拜年,以表达对过去一年培育的感谢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祝福。口头上的问候拜年自然必不行少,还可以让孩子通过一些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情。比如,饭后洗碗擦桌,帮老人削个苹果剥个桔子,陪坐在家人中间,与老人拉拉家常。要知道,真正的骨肉亲情大多是小溪般涓涓地流淌出来的。看似不起眼的举动,既培育了孩子的劳动意识,又能让他们享受到自己的行动营造出来的亲情氛围。 春节期间,孩子们会跟着爸爸妈妈去探亲访友做客人,也会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招呼客人做小仆人。无论做仆人还是客人,都应当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才受欢迎,春节期间,可以来一个“文明礼仪强化培训”。 首先,要教会孩子怎样称呼。现在家中都是独生子女,平常亲戚走动也有所削减,亲戚间的称呼很多孩子搞不清楚,爸爸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我们相应称:伯、叔、姑姑、叔公、姨婆、姑婆、舅公……妈妈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我们相应称:舅舅、阿姨、叔公、姨婆、姑婆、舅公……假如父母称呼为祖辈的,我们则称呼为“太祖辈”。 其次要教会孩子怎样使用春节的祝辞。当见到年纪比较大的人时,应当祝福对方“新年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当见到做生意的客人时,应当祝福对方“新年好,生意兴隆、财源茂密”;当见到工薪阶层的客人时,应当祝福对方“新年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还可以教会孩子餐桌上的礼仪。春节在饭桌上聚会确定不少,应当讲究餐桌文化,好吃的东西不能自己一个人吃,要留给别人吃;取菜时,尽量取自己面前的,不要“飞龙过海”;看准哪块就夹它,不要翻来覆去地挑,那是特别没礼貌的表现;夹带汤汁的肉菜时,更要当心夹,以免溅脏了自己或者别人的衣服;吃完饭后放下碗要有礼貌地对还没吃完的人说:“请大家慢用”。 外出做客时,应让孩子先轻小扣门,经允许后方可进入。千万不行以任凭翻抄仆人的东西;仆人递给东西时,要双手接。有客人来自己家里时,要礼貌待客。给客人敬茶,不能倒满,只需倒半杯茶,因为茶凉了可续茶;敬茶时只端茶杯的下半部,双手递给客人。亲戚伴侣送红包时,千万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红包,那是特别没礼貌的表现,应当双手接过,说声“感谢”。 趁着春节,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