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普通话水平测试报考(共7 篇) [20XX]XX 号(20 年 月 日至 20 年 月 日止)(本模板为 Word 格式,可根据您的需要调整内容及格式,欢迎下载。) 以下是我编写整理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报考(共 7 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 1:普通话水平测试 泰山极顶看日出,历来被描绘成十分壮观的奇景。有人说:登泰山而看不到日出,就像一出大戏没有戏眼,味儿(wèir)终究有点(diǎnr)寡淡。 我去爬山那天,正赶上个难得的好天,万里长空,云彩(yúncɑi)丝儿都不见,素常,烟雾腾腾的山头,显得眉目分明。同伴们都喜地说:“明天早晨准可以看见日出了。”我也是抱着这种想头(xiǎnɡtou),爬上山去。 一路从山脚往上爬,细看山景,我觉得挂在眼前的不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却象一幅规模惊人的青绿山水画,从下面倒(dào)展开来。在画卷中最先露出(lòuchū)的是山根底那座明朝建筑岱宗坊(Dàizōnɡfānɡ),慢慢地便现出王母池、斗母宫(Dǒumǔɡōnɡ)、经石峪。山是一层比一层深,一叠比一叠奇,层层叠叠,不知还会有多深多奇。万山丛中,时而点染着极其工细的人物。王母池旁的吕祖殿里有不少尊明塑(sù),塑着吕洞宾等一些人,姿态神情是那样有生气,你看了,不禁(bùjīn)会脱口赞叹说:“活啦。” 画卷继续展开,绿阴森森的柏洞露面(lòumiàn)不太久,便来到对松山。两面奇峰对峙(duìzhì)着,满山峰都是奇形怪状的老松,年纪怕都上千岁了,颜色竟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来到这儿你不妨权当(quándànɡ)一次画里的写意人物,坐在路旁的对松亭里,看看山色,听听流//水和松涛。一时间,我又觉得自己不仅是在看画卷,却又像是在零零乱乱翻动着一卷历史稿本。 节选自杨朔《泰山极顶》 篇 2:普通话水平测试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bùfen)是对称(duìchèn)的,左边怎么样,右边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jiǎnɡ·jiū)对称,好像故意避开似的(shìde)。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bǐfɑnɡ),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chízhǎo)。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chónɡluándiézhànɡ),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zàihu)设计者和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