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新课标,课堂教学求实效——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新课程改革已在全面有序地推动,一步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改过去的机械沉闷与程式化,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课程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产生,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当新的课程走进课堂时,却看到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了更加明确、坚定地迈进新课改,笔者想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个人的理解。 一、存在的问题 (一)泛滥的表扬 新课程主张老师要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让学生好学、乐学,同时注重培育学生的制造能力,老师要多表扬、夸奖,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然而,部分老师们却在课堂上彻底改变了观念,不再批判学生了,即使学生的回答与表现不是很好,听到的仍然是不绝于耳的表扬:你真棒!你真聪慧!你真不错!你比老师还棒!还有各种奖励:小星星、小红花、画笑脸,甚至还有奖实物的,如铅笔、桔子、苹果,有的还动不动给予拥抱、摸头,握手。如此不切实际、花样百出的表扬,成了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一大怪状。恰当的表扬确实能起到激励与启发的作用,但假如如此泛滥,表扬的话成了不痛不痒、可有可无的话,完全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二)空洞喧闹的课堂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为了活跃课堂,有些老师费尽心思:开展辨论会、即兴表演、游戏、演讲课堂上的活动简直是花样百出。有的活动确实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起到促进作用,但假如我们离开文本而去创设活跃的课堂,也只能是画蛇添足了。记得一位老师在上《弯弯的月亮》时,竟让学生坐到老师事先准备的游乐船里去,学生嘻嘻哈哈蜂拥而上,只顾东看看西看看,完全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弯弯的月亮》本就是一首优美的儿歌,如此拙劣的、破坏气氛的游戏活动不仅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让整个课堂乱七八糟,成了整节课的一大败笔。事实说明,有些老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三)眼花缭乱的课件 多媒体教学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运用多媒体教学,绝非传统教学手段可比的。它营造的由直观的形象、五彩缤纷的色彩、美妙的声音等构成的氛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习。然而,一些老师却误认为有课件的课堂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