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孙叔敖杀两头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这篇短文选自《新序》一书,讲述了战国时代楚国孙叔敖小时候的故事。 全文共 5 句话,分 2 部分,第 1 句话为第 1 部分,讲述了孙叔敖在外游玩时把一条有两个头的怪蛇杀死了。第 2-5 句话为第 2 部分,讲述了孙叔敖回家后哭了,母亲问他为什么,他把事情告诉了母亲。第 2 部分主要写了孙叔敖和母亲之间的对话,从他的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善良,能为他人着想,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二、学情分析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一些基本阅读古文的基本方法,例如,在预习时借助工具书读通古文,借助注释初步了解古文的意思。在课堂上,老师则需要对学生读古文时的正确停顿再作示范朗读,以此培育学生的古文语感。对于古文中一些重点字的理解,尤其是虚词的理解,则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点拨,以此加深印象。 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初步培育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是教学的出发点,所以对学生学习古文不要太过苛求,只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流畅地讲述这个故事即可。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借助工具书读通古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熟读全文,做到停顿正确。 读通古文、读正确古文是理解古文的基础。因此目标一的设定就是让学生能借助工具书读通古文,在教学时老师则重点指导学生注意古文朗读时的停顿。 目标二:能借助注释读懂古文的意思。联系课文中的具体内容了解古文中之、其在不同语境指代不同内容或对象。 本文是一篇自主阅读课文,内容比较浅显,课文中对重点字词的注释也相当清楚,因此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古文并不是一件难事。老师在组织沟通时帮助学生了解古文中的一些指代词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理解意思。 目标三:通过阅读,感受孙叔敖是一个善良、能为他人着想的孩子。 在读懂的基础上,理解孙叔敖的为人,加深学生学习这篇古文的印象。 目标四:能向家人或伙伴讲述这个故事。 此目标的设定旨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巩固古文的学习。 四、教学设计 讨论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借助工具书读通古文,示范朗读指导正确停顿 在预习课文时,便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扫除不认识的字词,读正确古文中每一个字音。在教学时,通过指名朗读检验预习情况,及时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随后的教学重点则放在指导学生在朗读古文时正确停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