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下面我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谈一些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语文老师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并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样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老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但心灵纯洁、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培育良好的个性。 孩子们都希望被表扬,表扬会使他们更加自尊自荣。因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而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我在处理时更是十分慎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还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法律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低年级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日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连贯地得到落实。 二、思想教育要体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教学中的满堂说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不但不能激起学生兴趣,反而会使他们厌恶。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好的效果。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培育跨世纪人才的首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处理德育和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体,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阶段性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组织活动的实际性,长期坚持,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思想教育体现绿色批判的魅力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少老师会感觉到现在的孩子自以为是,对学习越来越厌烦,即使做错了事,也听不进老师的批判,表现出很强的逆反心理,由此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师生愈加难以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