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副词的释义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副词的释义 缘起 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最重要的是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吕必松先生说要让学生学习一个词语,就必须向他们介绍这个词语的发音和意思。①可见在词汇教学中词义讲解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词义包括概念意义和语法意义,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副词的释义除了语法意义外还有没有一些概念意义?假如有,我们又怎样说明副词的概念意义呢? 一 马真先生在《现代汉语虚词讨论方法论》中指出 当然我们也承认,有一部分副词,如俨然、预先、擅自等,相对说来,意义比较实在,语法的作用要弱一些,但这些副词的使用频率一般都很低。 ②这就是说有一部分副词是存在概念意义的,那么在为这些词进行释义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考虑到这个因素。 通过调查我们从《汉字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统计共得到副词 330 个,其中单音节副词 83 个,双音节副词 235 个,三音节副词 12 个。 (一)、单音节副词是由字(语素)构成的,单音语素在意义类型上多为基本义常用义 ③所以构成单音节副词的这些字(语素)大多会有意义。 例如:再这个字(语素)有两次的意思,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作为副词的再有表示一个动作或状态重复或继续之意。如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在这里两次和表示一个动作或状态重复或继续的意思联系十分紧密。此外再还有表示程度深的意思。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重复是数量上大,深是距离上大,二者在大量这一点上是有相似点的。 非这个字(语素)有过失、错误的意思,如是非,由此引申表示不是,例如管仲非仁者舆;进而表示否定例如非说不可。 怪有奇异的意思。如《说文》怪,异也。子不语怪力乱神。现在怪有一个义项表示程度深,如离垃圾箱远点,怪脏的。表示奇异的怪其实也含有同正常事物距离大的意思。因此二者是有联系的 语法化理论总结的实词虚化规律中有一条保持原则,即实词虚化后其意义在虚词中仍有保留。④ 用这一规律反过来看问题,我们可根据虚词保留的原实词义,准确把握虚词的意义,从而避开随文释义的错误。⑤所以我们是可以根据字(语素)的意思来概括虚词的意思,深化对虚词的理解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字(语素)义了解大部分单音节副词的意思。 (二)、双音节副词从构词方式上看有,状中式(82 个),联合式(44 个),定中式(23 个),动宾式(22 个),重叠式(20 个),附加式(13 个),主谓式(5 个),补充式(4 个),这些为合成词占双音节副词总量的 90.64%,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