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企业进展迅速,但我国种业企业进展起步较晚,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种业企业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种业企业需要逐步建立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建立从微观层面能够帮助种业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比较优势;从宏观层面能够有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跨国种业公司瓜分中国种业市场。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首先要促进企业形成产业链一体化进展模式;其次要打造高科技性的研发育种平台;再其次要实现营销体系的差异化和服务的精细化,并且逐步提高种业企业并购整合能力。 一、种业地位及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必要性 种子产业在粮食增收和国家农业进展方面处于基础性地位,种子产业的高质量进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可持续进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种业企业与孟山都和杜邦等国际先进种业企业具有较大的差距,以孟山都为主的跨国公司对国际种子市场形成潜移默化的垄断态势,严重威胁了我国种子产业和种业企业的有序进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进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农业基础还不稳固,我国进入十四五阶段,亟需提高种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顾克军和杨四军讨论发现育种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主要构成了种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持续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种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经销商提供优质的种子和服务。侯军岐讨论发现强大的全球研发平台和深化农户的价值营销体系促使杜邦先锋成为全球种业巨头,其研发具备全球化视野,其营销体系表现为精细化服务品牌塑造。昌华敏等以中垦锦绣华农公司为讨论对象,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高素养的管理团队、研发和营销的高效、科学化的管理、先进的企业文化。侯军岐等讨论发现我国种业进展供给侧改革可以从种子生产的角度切入,以种业并购整合带动种业进展,建设研发育种平台,以营销体系和精细化服务为重点帮助种业企业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从战略层面分析,核心竞争力具有持久性影响,作为引领企业进展的内核,决定了企业进展的方向,也是帮助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保障。首先,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围绕“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导向”的市场需求,种业及时调整育种方向,实现品种结构的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推动作用。其次,提高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增强我国种业企业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