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成功技巧 ?第一步:走出分数误区,调整复试心态 是不是初试的高分就一定意味着面试时绝对的优势?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但是很多事实告诉我们:许多高分的同学因为复试面试表现不佳,不得不考虑调剂,而分数“擦边”的学生却找到了很好的导师。其实,像这样的事情每年都会发生,已经不再是传奇。综合地看,初试之后,考生有两种心态颇为典型: 同学 A:“我的分数超过分数线 40 多分,算是高分了,又是本校的学生,院里的导师们都熟,面试也就是走个过场,我肯定被录用,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同学 B:“我的分数只比分数线多了 1 分,上线纯属侥幸。估量我去面试也就是陪榜,差额复试总是要刷掉一批人,肯定都是我们这些低分的倒霉蛋。” 在初试中取得高分的同学,意味着其在理论知识方面比很多人都具有优势,但与所有上线的同学相比,却不具有本质的差别。 面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灵活性、逻辑性、应变性等整体素养,所以不论初试成绩是高是低,考生都应该以平和地心态去认真准备。分数高的考生应该戒除自傲心理,沉着应战。分数低的考生则更应学会冷静地分析形势,从容备战。 ?第二步:面试前准备——攻克导师的壁垒 在复试前的 1~2 个星期,最好是在得知进入复试名单之后,可立即与自己心仪的导师取得联系。这个时候你已经通过初步的考核,院系的老师一般都会比较客气和热情,你尽可以通过院系办公室查到导师们详细、准确的联系方式。 和导师联系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有些导师不喜爱在面试之前约见学生以秉持公平,有的导师则很乐意在正式决定之前多了解一下学生,甚至会在实验室内部先进行面试。所以在面试之前是否需要与有意向的导师见面,并没有一定之规。 你可以先和老师电话联系,清楚地告诉她/他你的名字,表示你已经通过了初试,即将参加复试,对该导师的专业方向非常有兴趣,希望可以有机会跟随她/他学习。假如导师的语气听起来比较和善,你可以询问在什么时间方便见面,希望可以认真了解一下情况,并约定时间;假如导师拒绝了你,也不要灰心,这可能是她/他有自己的原则或者确实是很忙。 假如老师没有约你见面或者见面不方便,你可以通过Email 把自己的详细情况向老师介绍,重点讲述自己考研的动机、对专业的兴趣和认识、具备的优势和能力以及学习的目标、对未来的打算等等。假如能找到相关领域的导师再为你写一封推举信当然最好。记住,信最好要写得真诚、清楚、切题。假如你专业能力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