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幼儿分组探究时的问题●主题开始阶段幼儿是怎样根据意愿分组的?●分组进行探究时常常会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有哪些对策?实录一我在探究型主题活动“我和肥皂做朋友”开始时提出可以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结成小组。很快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女孩找女孩;男孩找男孩;暑假期间接触较频繁的幼儿组成一组……这样一共分成了六组。不久,我看见洋洋游离在小组之外,就问:“洋洋,你是哪一个组的?”洋洋回答说:“我原来是和会会在一起的。现在我也不知道是哪一组的。”原来,孩子们虽然成立了小组,但是并不关怀小组内的成员,而且也没有小组的意识。当我建议编写各种各样的肥皂时,孩子们对肥皂的牌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浪、舒肤佳、白玉……”一些孩子很快放弃了自己原来的小组,根据相同的肥皂牌子重新选择伙伴,重新成立新的活动小组。实录二在探究活动“我们的生活”中,我在公告栏中公布了“家”“幼儿园”“小区”等活动内容,并让孩子在自己喜爱的内容栏中填入自己的名字。名字在同一公告栏中的孩子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活动小组,这时他们已经不再关怀他是不是我的好朋友了。“数一数你们小组中一共有几人?”我建议道。“我们‘家’有14 人”;“我们‘小区’只有 6 人”;“我们‘幼儿园’有 9人”。“‘家’一组的朋友最多,是第一名。”孩子们兴奋地大声说着。而对各小组人数出现的明显偏差,我建议“家”一组的孩子再重新分成一个个小“家”。实录三探究型主题活动“健康报”的活动进程:第一次形成小组:老师预设的任务是编写各类报纸,沟通有关报纸的信息。孩子们自发地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形成了小组。有的对报纸的各类刊头发生了兴趣;有的对报纸上各种字体的大小发生了兴趣;有的对报纸上的各种分割符号发生兴趣……各组沟通时,井然有序,有时还会争论。第二次形成小组:老师预设的任务是沟通讨论有关健康的信息。孩子们根据编写的信息寻找合适的同伴组成新的小组:沟通绿化的小组;沟通绿色食品的小组;沟通运动的.小组;沟通环境卫生的小组;沟通预防感冒的小组……孩子们在转换角色寻找新的伙伴时,较有目的的孩子马上结成小组,而目的不明确的孩子结伴就有些困难,需要老师的帮助。第三次形成小组:老师预设的任务是出版《健康报》。老师建议孩子们用三天的时间进行准备,通过观察,老师发现:有的孩子已开始相互承诺我们几个一组,这些孩子通常是下课一起玩的,平常沟通也较多的;有的孩子开始准备材料,并且和老师沟通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