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1 条件概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具体情景的分析,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过程与方法:掌握一些简单的条件概率的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会进行简单的应用。教学重点:条件概率定义的理解奎屯王新敞新疆教学难点: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奎屯王新敞新疆授课类型:新授课 奎屯王新敞新疆课时安排:1 课时 奎屯王新敞新疆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奎屯王新敞新疆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形成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探究: 三张奖券中只有一张能中奖,现分别由三名同学无放回地抽取,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否比前两名同学小.若抽到中奖奖券用“Y ”表示,没有抽到用“ Y”,表示,那么三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共有三种可能:YY Y,YYY和 Y YY.用 B 表示事件“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 , 则 B 仅包含一个基本事件Y YY.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为1( )3P B .思考: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抽到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因为已知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所以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Y YY 和YYY.而“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包含的基本事件仍是Y YY.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为 12,不妨记为 P(B|A ) ,其中 A 表示事件“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已知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为什么会影响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呢?在这个问题中,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等价于知道事件 A 一定会发生,导致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必然在事件 A 中,从而影响事件 B 发生的概率,使得 P ( B|A )≠P ( B ) .思考:对于上面的事件 A 和事件 B,P ( B|A)与它们的概率有什么关系呢?用 表示三名同学可能抽取的结果全体,则它由三个基本事件组成,即 ={YY Y, YYY,Y YY}.既然已知事件 A 必然发生,那么只需在 A={YYY, Y YY}的范围内考虑问题,1即只有两个基本事件YYY和Y YY.在事件 A 发生的情况下事件 B 发生,等价于事件 A 和事件 B 同时发生,即 AB 发生.而事件 AB 中仅含一个基本事件Y YY,因此(|)P B A = 12= ()( )n ABn A.其中 n ( A)和 n ( AB)分别表示事件 A 和事件 AB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另一方面,根据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