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抽样调查工作汇报 自 1998 年开始,区统计部门着手开展贸易抽样调查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推动统计调查工作依法有效地开展,笔者试图就贸易抽样调查发现的问题与对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决策参考。一、主要做法二、主要问题与原因(一)被调查户对统计工作及《统计法》普遍不了解,配合抽查情况不理想。从调查情况看,数字准确性较低。实事求是提供销售情况的是少数,多数情况是消极应付,随便填个数字了事,有的甚至很不同意配合。1、生意清淡的被调查户对抽样调查工作的配合比较消极。如有一户经营五金电器的外地人,记帐一年后,因经营效益不好,情绪很坏,态度改变,不愿续记。经调查人员反复做工作后,才牵强表示再记,但态度很消极。其结果就是应付了事,每次记帐数字相差无几,调查人员也只能疲于这种无聊的重复。3、修养差、素养低。一些被调查户对统计工作和《统计法》知之甚少,认为自己做生意自负盈亏,除了工商、税务等部门外,没有义务向统计部门提供统计数据,故意找理由推脱,存有拒报心理。如有一户经营餐饮的经营户,当我们调查人员上门时,他上午推下午,下午推晚上,晚上又说忙,最后再也没理由推脱了,填报也是很不情愿的。在餐饮业,这种被调查户较为普遍。有的每次如此,更有甚者,用污言秽语谩骂调查人员,严重阻碍了抽查工作,搞得调查人员火不是,忍又不是。(二)任务重与力量小的矛盾突出。1、现有的统计专业力量难以承担繁重的调查任务。以城区为例,统计部门干部每人每月担负近 20 户的调查任务,编写上来的帐页经审核评估后交由贸易专业人员录入汇总上报。统计部门实行条块管理体制,业务这一块由上级统计部门垂直领导,下级统计部门必须对上负责,按时完成报表及其它考核任务,而组织人事、行政经费这一块又由地方管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地方,为当地决策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并进行一些调研分析,这就势必造成统计部门因专业人手紧、任务重而忙于应付,这种矛盾反映在县级统计机构尤为突出。人员编制少,统计报表多,且正处于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期,各种调查任务繁重,要求统计专业人员深化基层完成细致的调查工作,压力很大。就基层而言,乡镇统计机构不健全,没有专门的统计站,力量不足,精力分散,统计员一般身兼数职,象抽样调查之类的任务很难落实到人。对于乡镇这一块的抽样调查,只能由聘请的辅助调查员来完成。从检查情况看:辅助调查员素养参差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