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年度报告2004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年度报告》编审委员会顾 问:蒋以任 唐登杰主 任:徐建国副 主 任:王 坚 陈海刚 乐景彭 成 员:朱成钢 孙环葆 刘荣明 葛志才 陈晓宏主 编:乐景彭执行副主编:夏 雨副 主 编:杨莉 于 成 张洪发 周 强编 辑:李清娟 周俊伟 郭宝强 陆立萍 亓书理 周 勇 叶浩军 邓轶峥 蒋 玮 康志强 张桂珠编辑部门:市经委综合规划室 市经委工业区管理处 市统计局工交处网 站:http//www.shec.gov.cn电子邮件:liqj@shec.gov.cn前 言经过近 15 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2003 年工业总量首破 1 万亿大关,上海工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在 65%左右,为上海“四个中心” 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在上海建设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过程中,工业经济通过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不断升级,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为特色的六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以高科技工业为主导、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依托、现代装备工业为骨干、都市型工业为配套的工业格局;形成了与特大型城市功能、形态相适应的一批市级以上工业区和重点产业基地。尤其是与上世纪80 年代初相比,轻重工业比重由约 6:4 转变为 7:3,标志着上海工业进入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新阶段,这是上海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后劲所在。2003 年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微电子产业基地正在向浦东、漕河泾和松江、青浦等区域加速集聚,从东到西横贯上海的“一带二区”微电子产业基地格局业已形成,涵盖设计、封装、测试等产业链框架已初露端倪。上海国际汽车城进入了全面开发建设的重要阶段,其中产业区、贸易区、国际赛车场、研发区、零部件园区、同济汽车学院、新镇区等功能区建设均取得了重要进展。2003 年是上海化学工业区的“项目丰收年”,全年区内新开工项目 10 个、续建项目 11 个、完工项目 18 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0 多亿元,占全市今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1/10。代表上海精品钢铁基地的宝钢集团, 2003 年重点推进五钢特钢中心、一钢不锈钢中心和二钢普钢制造中心三大制造中心建设。加快发展汽车用钢、石油管、造船板、不锈钢、电工钢和高效建筑用钢等钢铁精品,上海宝钢集团也有望挤身世界 500 强。上海临港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已开始启动,以打造国际一流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