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梯级作业三十三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B)(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1.(2018·洛阳模拟)为证明铝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实验装置可达到实验目的,且方案最佳的是()【解析】选A。A.铝与盐酸产生的氢气从试管中逸出,锥形瓶内的空气受热压强增大,U形管中左边红墨水低,右边红墨水高,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烧杯中产生气泡,反应完成并冷却后导管会产生液柱,也能说明放热,但分析太复杂,不直观,效果不理想,故B错误;C.装置未形成密闭体系,无现象,故C错误;D.铝与盐酸产生的氢气会使红墨水的液面变化,该装置不能说明反应时放出热量,故D错误。【加固训练】(2018·聊城模拟)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逐滴加入固体乙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现象正确的是()选项甲乙丙试管中现象A浓氨水生石灰Al2(SO4)3溶液先沉淀后消失B浓硝酸铜淀粉KI溶液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溶液仍为无色C浓盐酸二氧化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双氧水二氧化锰氢硫酸溶液出现浑浊【解析】选D。A.硫酸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氨水不反应,沉淀不溶解,故A错误;B.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可观察到试管口出现红棕色,硝酸能氧化I-生成I2,溶液显蓝色,故B错误;C.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题中没有加热,不能生成氯气,故C错误;D.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氧气能氧化硫化氢生成硫单质,溶液中会出现浑浊,故D正确;故选D。2.(2018·淮南模拟)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解析】选D。烧渣(主要成分Fe2O3、Al2O3、SiO2)用酸溶解后要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所以加入的酸应为硫酸,溶解后的溶液1中含有Fe3+、Al3+,要把Fe3+转化为Fe2+,应该加入还原性铁粉,A项正确;烧渣用足量硫酸溶解后,SiO2与硫酸不反应,固体1中一定有SiO2,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控制pH的目的是使Al3+沉淀,而Fe2+不沉淀,B项正确;制取FeSO4·7H2O的过程中,由于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并且易水解,所以要控制条件,C项正确;向溶液1中直接加入NaOH溶液,不加铁粉,得到的是Fe(OH)2沉淀,但Fe(OH)2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成Fe(OH)3沉淀,导致最后制得的产品不纯,混有较多的杂质Fe2(SO4)3,D项错误。3.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0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最合理(除W0外)的是()选项实验方法实验方案测量数据A滴定法将样品配成100mL溶液,取10mL,加入甲基橙,用标准盐酸滴定消耗盐酸的体积B量气法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C重量法样品放入烧瓶中,置于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减轻的质量D量气法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排水体积【解析】选A。A.盐酸滴定Na2CO3,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正确;B.碱石灰既可以吸收CO2,也可以吸收水分,无法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错误;C.CO2挥发能带出水分,根据减轻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会产生较大误差,错误;D.CO2能溶于水,则排水体积不等于CO2的体积,错误。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光较暗,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B.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说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D.利用溶解性的不同,可用酒精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解析】选B。导电性与离子的浓度有关,题中未指明浓度,不能证明,A项错误;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而加BaCl2,会生成BaCO3沉淀,C减少,红色褪去,说明此红色是由C水解引起的,B项正确;SO2通入溴水中,溴氧化SO2自身被还原,溴水褪色,说明SO2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