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一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三类形象落实巩固提高(1)试题VIP免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一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三类形象落实巩固提高(1)试题_第1页
1/6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一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三类形象落实巩固提高(1)试题_第2页
2/6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一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三类形象落实巩固提高(1)试题_第3页
3/6
专题一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三类形象1.(2015·陕西省咸阳市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扬州访汪辰初钱澄初[注]关桥乍泊旋相访,问遍扬州识者疏。市井草深寻巷入,江城花满闭门居。僮惊客到饶蛮语,箧付儿收只汉书。我过七旬君逾八,笑啼同是再生余。【注】钱澄初:在明末曾从事抗清斗争,失败后归隐田园。这首诗写诗人自家乡安徽桐城往扬州拜访当年的抗清战友汪辰初,此时汪辰初也过着隐居生活。★(1)诗中颔联描写了哪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答:“”“”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及其作用。草要结合市井草深寻巷入分析,“”“”写荒芜居处和寂寥人生;花要结合江城花满闭门居分析,“反衬隐居之深。昔日歌吹是”扬州,“”今日草花满市井,可见昔盛今衰的沧桑之感。“”“”“”“”答案:描写了草和花两个意象。①通过草深花满形象具体地写出了汪辰初的隐“”“”居环境。②以草花相对举,抒写昔盛今衰之情,寄寓国家沦亡、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2)拜访当年的抗清战友,诗人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请结合首联、尾联的内容进行分析。答:“”解析:此题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首联写停舟旋相访,可见心情“”之急;结果是问遍扬州识者疏,失落惆怅;之后是寻到草深的巷陌,发现了隐居的老友,“”“”惊是情感的最恰切表述;最后,两个老翁晚年相见,悲喜交加,笑啼二字,十分形象。答案:①寻访好友的急切。一靠岸,诗人就马上寻访汪辰初,可见其心情迫切。②寻访不着的失落。汪辰初隐姓埋名,识者稀少,一时寻访不着,因而有了失落之情。③老友重逢的悲喜交加。七八十岁的老友重逢,值得高兴,“”因而笑;但故国已亡,“”难免啼。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画菊[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不第后赋菊[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1)概括两首诗中所描绘的菊花的特点有何不同?答: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要抓住两首诗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概括。郑诗“”“”“”可从不并百花独立疏篱宁可枝头抱香死等词句中分析;黄诗可从菊花开放的时节、香气、颜色以及诗歌中透露的情感基调概括。答案:郑诗中的菊花自甘寂寞,坚贞不屈,孤傲绝俗;黄诗中的菊花气势威武,香透长安,辉光耀目,豪气冲天。(2)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答:解析:从手法上看,两首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郑诗显露了诗人自己的理想追求,黄诗显露了改天换地的气概和抱负。符合这个意思即可。答案:两首咏物诗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物抒怀。(“”答象征也可)郑诗咏菊写人,赞美菊花的傲然不屈,表达自己凌然的民族气节和忠贞爱国的情怀。黄诗依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和凌云壮志。3.(2015·内蒙古包头市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1)第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答:解析:诗歌写景的角度主要有动静、远近、虚实、明暗等方面,结合内容来看,本诗应是远近的角度。景物的特点要抓住主要意象前的修饰词,“”“”如第二联的古树清露,第“”三联的千峰“,”古“”清给人幽静感“”,千则有空旷感。答案:两联写景远近角度不同。第二联写的是树、石、泉、沙,为一路所见,是近景。第三联写的是雨中的山峰、入云的山路,为远望所见,是远景。两联展现了山居景象幽僻清静、阔大深远的特点。(2)这首诗表现了处士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解析: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本诗的景物描写来看,意境是清幽、阔大的。所以山居者的追求也是远离世俗的、高洁的、恬淡的。古人写诗都讲究含蓄、委婉,赞美别人的生活情趣是为表达自己的情感追求。据此分析即可。答案:这首诗表现了处士卢岵追求远离尘世的古朴高洁的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对山居者的生活及人品无限仰慕的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一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三类形象落实巩固提高(1)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