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第十二册《古诗三首》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古诗,教学时要以新课标有关学生学习古诗的评价要求和阅读能力的评价要求为依据,以评促学,评中导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以评促学,既有老师的评,又有学生的互评,评学生是否能凭借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评学生是否能适当了解诗的表达方法;评中导学,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注释中未解的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语,引导学生深化诗的意境,体验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的新天地。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3、凭借注释了解诗歌大意;深化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深化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时间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长歌行》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揭题后告诉学生,这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古诗;然后共同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能凭借注释理解诗的大意,能感受、体验诗的思想感情,领悟诗的表达方法,能主动记诵积累。 (明确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一)老师范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古诗,并想想从诗中感受到什么。 (三)检查学生的朗读和对诗意的初步感知。 (学习古诗也需要初步整体感知。) 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一)学生凭借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1、老师告诉学生,利用注释学习古诗文,是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看看注释,想想每一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同桌听,看看能不能说明白。 2、学生先自学,后同桌沟通。 (二)反馈时老师作适当的指导。 1、理解注释中未解的词义: 生光辉:焕发生命的光彩。 2、逐句理解诗意后,要求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句与句连接不连贯时,老师要加以引导,使句子能通顺、连贯。 (理解古诗诗句意思是学习古诗的重要基本功。) 四、引导学生深化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这首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对诗中多层取喻的表达方法,学生不易理解,老师可适当指导,引导学生赏读: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方,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间,及早努力。诗的前八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清晨,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粘满了雨露,朝阳升起以后,晒干了露水,葵菜沐浴在一片阳光之中。世上的万物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