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上帝的意图读后感哲学家黎鸣在《恢复哲学的尊严》一书中提到关于信仰的问题,信仰是什么?人为什么需要信仰?他的观点是:信仰即是对万事万物存在唯一性真理的坚信不疑的认定。迄今为止,人们对信仰的熟悉,都仅仅限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宗教信仰,或以为只要人们心中有神的信念,就是有了信仰。大部分人甚至说:“信仰是自由的,不管信什么都一样,我敬重每一个人的信仰。”其实,这只是人们对人类才智尚处于蒙昧时期的信仰活动现象的肤浅外表的熟悉。除了宗教信仰,更为可怕的就是把信仰当做迷信的人,拿着自己是“无神论者”的招牌一口认定“不管信什么全都是迷信”。但信仰和迷信完全是两个不行相容的概念,迷信的人不行能会有信仰,而有信仰的人则应自觉的杜绝任何迷信。然后人们经常把信仰和迷信混为一谈,使之难解难分。第2页共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因此,人们对信仰存在着很大的怀疑甚至误区。假如不能真正熟悉信仰的本质,就不能算是拥有信仰的人。从前,我和全部人一样,我认为的信仰只不过是一种精神寄予,甚至也曾怀疑过人们口中所说的地狱、天堂,尽管经常读经、祷告、礼拜,知道上帝是爱,为了我们舍去生命,流出宝血,却从来没有实际性的体验,简洁来说就是根本不熟悉我们的信仰。我所拥有的信仰好像只是我生活中不行缺少的一种附带品,我总是觉得假如不够诚意,不够虔诚,或者不能像那些牧师、传道那样就干脆过平凡的生活,不要太过追求,因此那时候的信仰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可有可无的,只要心里信任就可以了。当我反复的阅读金箕东牧师的着作《上帝的意图》一书时,我才发觉我完全错了,而且错的有多么的离谱。信仰根本不能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和推断,信仰不是观念、不是精神寄予、不是闹着玩的,更不是我想第3页共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怎么信就能怎么信的。信仰应当成为我的生命,融入到我的实际生活,转变我的全部固定观念甚至是我的命运。信仰里根本不存在世人口里所说的奇迹、命运,信仰能转变我们该死的命运,能让我们经受到真正的神迹,遇见活着的上帝。假如晓得上帝的意图,我们的信仰生活将会布满喜乐和感恩。不晓得而信任就是盲从,是迷信,而不是信仰。我们的信仰就在于熟悉上帝,从而侍奉上帝,被上帝使用,传播上帝的名以及上帝所行的事,这就是我们真正拥有信仰之人的使命。我们若不熟悉上帝和上帝的意图,就只能过失败、堕落的信仰生活。例如,我们信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功劳,但十字架本身并不是我们信仰的对象,圣经从来没有叮嘱我们要信任十字架,但如今许多人总是对着十字架献上礼拜、献上祷告,甚至对着耶稣的画像叩拜。这全都是因为不熟悉整本圣经上帝意图的原因。第4页共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当我看完十遍圣经以后,我还是不能明白圣经究竟要告知我们的是什么,只能大致的知道亚当的故事、亚伯拉罕的故事、摩西的故事、大卫的故事、但以理的故事或者耶稣的故事,甚至认为圣经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段一段的历史故事,完全不能跟我们的信仰联系起来。但当我学习完庇哩亚讨论院课程的第三学期《上帝的意图》并再次读了《上帝的意图》这一书籍后,才恍然大悟。如同大梦初醒一般,原来圣经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洁,圣经中潜藏着丰富的用人的理性和头脑无法参透的上帝的意图,除非站在上帝的立场戴上看圣经的眼镜像俯视图一样从整体俯视整本圣经,否则利用人有限的学问甚至是文化水平再高的学问分子都不能真正熟悉圣经、熟悉真理、熟悉上帝。从本书中,我深刻的熟悉到信仰的肯定性和重要性。圣经的话语是多么的真实牢靠,或许真的唯有喜爱圣经的庇哩亚人才能明白其中的神秘,那些仅仅把圣经当成宗教经典、文化遗产甚至神话故事的人,最终只第5页共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能和这个世界一同灭亡。更何况是不敬重圣经、藐视圣经、毁谤圣经、不信任圣经、在圣经话语中挑骨头拣刺、咬文嚼字的人,可想而知他们在末日该会有多么重的刑罚。正如约翰福音12:48节所说的一样:“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