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1.1 监理工作的定位不准确在工程的建设中,人们往往缺乏对监理工作的认识,传统的观念使人们对监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也完全了解不到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使监理工作的开展常常受到阻碍。一部分的施工单位将监理当作自己工程的质检员,常常都是没有通过自检便向监理报检。也有一部分企业由于自身的知识匮乏,将监理人员当成自己的雇佣人员,使监理往往无法自己做主,丧失了监理本该有的公平性和独立性。1.2 监理人员素养问题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监理人员素养普遍不高,缺乏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使得对工程的全方位控制能力欠缺。一部分监理单位存在人才参差不齐的现象,造成了很多的项目质检需要依靠其他的技术手段才能完成,而不能借助经济和法律手段来进行全方面的监控,这将对监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也将影响监理工程的质量。1.3 监理市场不法律规范监理制度在我国的进展时间目前仍然是较短的,缺乏实践经验,监理市场也不够法律规范,对我国的工程监理工作推行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我国目前的监理收费比较低,市场的竞争压力大,这使压价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施工现场,常常是除了总监之外,其他的人员都是在外聘请的监理人员,他们的素养相对比较低,最终导致了监理工作的不到位,工程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此外,也有的监理企业在招揽业务时完全不考虑自身的能力,或者在招揽到业务之后,再将业务转包给其他资历不足的单位,这种现象造成了监理程序的扰乱。1.4 监理体系方面的问题监理工作的不法律规范、所制定的监理规划缺乏针对性等造成了现场的监理工作很难得到控制,而监理业务的范围小、竞争力低等情况又使得监理工作很难推行。此外,目前的工程监理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在管理上也缺乏创新意识。2 加强工程监理的措施2.1 建立完善的监管法规法律法规是保障工作法律规范的基础,要想提升工程监理的法律规范性,首先就要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让监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这就要求监理协会要进行广泛的社会讨论调查,同时对监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以此作为基础来充分地认识到监理行业中的法律欠缺,最终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此外,作为地方的监理机构也应对监理单位的水平和监理行为等进行定期的考核,激励监理单位能够做得更好,同时对一些不合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