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筑工程施工常见事故及其预防

建筑工程施工常见事故及其预防_第1页
1/5
建筑工程施工常见事故及其预防_第2页
2/5
建筑工程施工常见事故及其预防_第3页
3/5
建筑工程施工常见事故及其预防一、常见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建筑施工事故类别多达 20 余种,但常见的事故类别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具损害、坍塌、触电、起重损害等六类。另外,随着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大量使用,中毒和窒息事故也常有发生。二、预防:① 进入施工现场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2m②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③ 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④ 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应有可靠有效的保护接零和防雷装置,才可启动使用。⑤ 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摆弄机电设备。⑥ 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性能应完好,起动臂下方不准站人。⑦“”杜绝 三违 现象--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员工违章等于自杀;管理人员违章指挥等于杀人。(一)、高处坠落事故:凡事坠落高度基准面 2 米以上(含 2 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临边高处作业、洞口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可能坠落范围:以作业位置为中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半径划成的与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间,称为可能坠落范围。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确定可能坠落范围而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一般水平距离称为可能坠落范围半径。其大小取决于与作业现场的地形、地势或建筑物分布等有关的基础高度。高处作业分为四个等级:(高处作业分级 GB/T3608-93)高度 2-5 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 3m;高度 5 米以上至 15 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 4m;高度在 15 米以上至 30 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 5m;高度在 30 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 6m。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科学管理,加强对作业人员进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技术知识教育;对高处作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凡有禁忌症者,及时调离高处作业。最根本的是从技术上实行周密的防护措施。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措施很多,综合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设第一道防线,即设置护栏、立网、满铺脚手板、盖好洞口等;另一类是设第二道防线,即当一旦发生人员坠落事件时,架设安全平网将坠落人员网住或配戴的安全带将坠落人员吊住,使坠落者不受损害或减轻损害。高处作业要在活动面积小、四处临空、风力大的条件下,使用设备、工具进行操作,是一项十分复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常见事故及其预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