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化事为理,概括并分析传主的人格、品质特点学案略语 认识传主并把握其形象特点是传记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这种“把握”不像文学类文本那样重在人物的性格、心理特征,而是重在传主的人格魅力、个性品质;这种题型以筛选整合为基础,但更需要概括,又不止概括,而是先概括后分析,即先概括出传主的人格、品质特点,后结合筛选出来的信息分析;其思维方法不同于信息筛选题的因理见事,化虚为实,而是因事见理,化实为虚。二轮复习就是要加深对上述题型的认识,强化题型训练。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1912 年,关山月出生在广东省阳江县的一个小村庄,出生时,民国刚刚建立,父亲便给他取名应新,学名关泽霈。关泽霈从小热衷画画,从门神像到烟盒,从猪狗鸡鸭到中国地图,买不起颜料,就把植物碾碎,偷撕邻居家的红对联,泡到水里做颜料。父亲极力反对,说“读书才是正经事,画画没出息”。但关泽霈还是乐在其中地画,16 岁时,他已经开始为亲友画炭画像和扇面了。1931 年,关泽霈进入广州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小学教员。1935 年,岭南画派的领袖人物高剑父在中山大学美术专业夜班讲学。高剑父对战争年代画坛脱离政治的风气极为不满,认为绘画要反映现实,反映时代,“折中中西,融汇古今”,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岭南画派。中山大学夜校只允许在校学生听课,但关泽霈对高剑父慕名已久,便拿了朋友的听课证去蹭课,不久就被老师发现了。关泽霈只好尴尬地承认,自己是冒名顶替来的,没想到高剑父看中了他的美术天赋,竟微笑着说,从明天起,你到我的春睡画院上课,免收学费。从此关泽霈成为高剑父的入室弟子,老师为其改名为关山月。岭南画派注重写生,融汇中西绘画之长,引入西洋画派,既保持了传统的笔墨特色,也带有鲜明的革命精神和地方风格。关山月深受老师影响,一生致力于革新中国画。他将岭南画派重视现实生活,吸收外来艺术,师法自然的精髓总结为“法度随时变,江山教我图”。1938 年 10 月,日寇侵占广州,关山月到澳门与老师高剑父团聚,二人寄住在一座禅寺。澳门岁月,关山月饱尝饥饿潦倒的滋味,靠每月三元的中学教师报酬度日,但仍坚持每日到海边写生,临摹老师的珍贵收藏。逃亡途中的种种惨象被关山月的画笔生动复制,大量抗战题材画让他在画坛崭露头角。这些画作辗转香港展出时,被香港《大公报》大力推荐,关山月被称为“岭南画界升起的新星”。1943 年,关山月夫妇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