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考纲要求 1.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Ⅱ);(2)细胞外液的成分(Ⅰ);(3)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Ⅰ);(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Ⅱ)。2.稳态的生理意义(Ⅱ)。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Ⅰ);(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Ⅱ)。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免疫系统的组成(Ⅱ);(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Ⅱ);(3)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Ⅱ);(4)免疫学的应用(Ⅰ)。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填充关键点思考连接处(1)下丘脑能分泌哪些激素?提示 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2)哪些激素可以穿过细胞膜把信息传递到细胞内?提示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3)免疫调节中是否存在没有识别作用的淋巴细胞?提示 浆细胞(效应 B 细胞)对抗原无识别作用。考点 1 内环境及其稳态11.填写相关名称,体会内环境的功能2. 稳态概念的理解(1)实质:动态平衡。(2)调节机制:反馈调节。(3)调节网络: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稳态变化的原因【思维辨析】(1)Na+和 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2013·海南,19D)( √ )提示 渗透压由溶解于细胞质的各种离子决定,主要是 Na+、Cl-。(2)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2011·江苏,9D)( × )提示 机体达到稳态还应包括各种理化性质等。(3)内环境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神经递质等(2011·江苏,9B)( √ )提示 CO2、尿素、神经递质均可出现在细胞外液中。(4)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2011·四川,3B)( × )提示 由于机体的调节作用,血浆 pH 仍处于 7.35~7.45。【归纳提炼】1.三种“环境”成分的辨析22.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例 1 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 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 Y 中渗透压会升高B.X 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 Z 进入 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 X 的 pH 降低D.X、Y、Z 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破题思路 根据 X、Y、Z 之间的箭头指向确定三者的名称。个性分析 据图可知:X 是组织液、Y 是血浆、Z 是淋巴。X、Y、Z 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 D 选项错误。若饮食过咸,Na+进入血浆,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