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县域地理信息基础工程的建议在分析国内数字县域典型建设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和测绘地理信息最新进展动态,针对湖南省数字县域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建设,就数据资源建设内容、软件平台建设模式、应用示范系统领域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化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数字县域地理信息工程组织建设的建议。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又称为地理空间框架或天地图节点。近年来,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及各地测绘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服务的政策文件,要求加快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据统计,截至2024 年年底,全国已有 30 个省份完成了省级节点建设,145 个地级市完成了市级节点建设。目前,湖南省市级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十三五 期间湖南省将全面开展数字县域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建设[1-2]。1 数字县域典型建设模式分析1.1 广东省广东省是数字县域建设最有特色的地方之一。2024 年广东省“”下发了《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 一村一镇一地图 建设工作的通知》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推动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通知》,以 一村一镇一地图 工程为抓手,推动数字县区建设。目前广东省的数字县域地理空间框架已建设完成,建设成果在农村经济社会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湖南省目前情况,开“”展 一村一镇一地图 工作将更具优势,因为通过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建设项目实现了 0.2m 分辨率航摄影像、12000∶正射影像(DOM)和未经调绘的 12000∶数字线划图(DLG)全省覆盖,只需对已有的 DLG 补充一些要素,并进行野外调绘。1.2 福建省福建省是国内较早推动数字县域建设的省份。福建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城市建设,省政府下设数字城市建设办公室,每年就数字城市建设下发一个文件。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在 2024 年下发了《关于开展数字县(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的通知》,2024 年又配套下发了《福建省县域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指南》,明确 数字县域建设主要是以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整合为主,只建设政务版和公众版,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县(市)独立建设或依托设区市建设,公众版(即天地图)一般依托设区市建设。数字县域的建设模式根据各县(市)的具体情况,可实行以下三种建设模式之一:以设区市平台为基础建设、政务版平台独立建设、参照设区市建设[3]。1.3 浙江省浙江省政府层面高度重视数字县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