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在辐射损伤临床检验中,方法简便的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指标,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已作为我国诊断职业性放射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我们于 2001 年 10 月对我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进行了分析,现将微核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 185 名,男性 142 人,女性 43 人。年龄 19~60 岁,平均年龄 32.50 岁。工龄 0.5~35a,平均工龄 7.76a。主要接触的射线有 X 射线和射线。对比组选不接触射线的健康医务工作者 74 人。男性 56 人,女性 18 人,年龄 20~55 岁。1.2 方法取静脉血约 0.3ml 无菌条件下接种于培育瓶内(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讨论所制备),将培育液摇匀置(37.0±0.5)℃培育箱内培育,52h后收获细胞,常规低渗、固定、制片,Giemsa 染色,镜检,每例标本在油镜下计数 1000 个胞浆完整已转化的淋巴细胞。微核判定标准:游离于胞浆中,与主核完全分离,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嗜色性与主核一致,直径小于主核的 1/3。所有的阳性结果均由 2 人以上观察鉴定,计数淋巴细胞微核和微核细胞率以千分率表示。2 结果 2.1 放射工作人员与对比组的微核检测结果放射组的平均微核率和平均微核细胞率分别为 1.60‰和 1.36‰。而对比组的平均微核率和平均微核细胞率分别为 0.76‰和 0.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2.2 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比较从事医用同位素和工业同位素比从事放射诊断和工业探伤的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微核率和平均微核细胞率稍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2.3 不同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比较各工龄组的平均微核率和平均微核细胞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 3。2.4 不同性 别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结果男、女两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 见表 4。3 讨论微核率检测是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敏感指标之一,当射线作用于间期细胞的染色体时,可导致染色体损伤、断裂,产生断片,在细胞分裂末期形成子细胞时,这些断片可滞留在胞质中形成微核。因此,微核率的高低可以间接反应机体的吸收剂量。本次调查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平均微核率和平均微核细胞率分别为 1.6‰和 1.36‰≤,虽在正常值( 3‰)范围内,但比对比组高,与对比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说明低剂量率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有一定影响。不同工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