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3短文两篇(导学案)

13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1页
1/8
13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2页
2/8
13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3页
3/8
13 短文两篇(导学案)课题短文两篇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 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沟通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把握其思想内容。(重点)2.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难点)3.让学生充分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重点)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他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著有《随笔》《新工具》等。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除此之外,还写有法律、历史著作《亨利第七王朝史》,幻想游记《新大西岛》。马南邨(1912—1966),福建闽侯人,本名邓拓,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等。写作背景《谈读书》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王佐良译。培根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他反对经院哲学,强调通过实验去揭示自然界的秘密,获得知识,并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他在《随笔》中写了对世家子弟的“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这是《随笔》的副标题),内容涉及哲学思想、处世之道等。其中《谈读书》就犹如一位睿智的老人对自己晚辈的谆谆教诲:要多读书,读书是有好处的。《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北京出版社 1979 年版)。20 世纪 60 年代初,邓拓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这个专栏的杂文从古人读书治学、科学讨论、生产活动等方面为我们总结和介绍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还对现实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错误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提出了批判,对青年的学习给予了指导。一篇篇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文章,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对当时的杂文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是针对有些人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曲解而写的一篇驳论文。文体知识随笔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3短文两篇(导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