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三万里》读后感原来是心血来潮想看看《走出非洲》的,结果阴差阳错买回了《非洲三万里》。毕淑敏的作品,想来也是不错的,就好好的读一读吧。 书挺厚,记述了毕淑敏到非洲旅游的几十天的见闻和感受。有历史、有地理、有人文、有政治、有动物、有植物,带着我们这些或许永远都不可能到达非洲的人进行了一次饶有兴趣而又很有深度的旅行。时而凝重,时而轻快跨越时间和空间,毕淑敏让我们对那块遥远、古老、陌生的大陆有了一个立体的认识。 非洲的历史,我看来也是非常的屈辱。虽然很早就有人居住,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所有文字的记载都是在荷兰殖民者入侵后才有的,而且在非洲的大地上,竟然早先的殖民者荷兰人和后来的殖民者英国人大打出手,闹得不亦乐乎。但归根结底倒霉的还是非洲原住人那些黑人。历史加上政治,毕淑敏带我们去了罗本岛。在那个岛屿上的监狱里,非洲独立领袖曼德拉被关押了 18 年。在这 18 年里,在一间只有不足 4 平米的牢房里,曼德拉坚持学习和锻炼。他在监狱里攻读伦敦大学的法学学位,继而学习经济学。在牢房里,他每天原地跑步 45 分钟,做 100 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50 次下蹲,而每天放风的半小时,他也要坚持跑步。天冷了、天热了,刮风了,下雨了,都可以是我们不学习、不锻炼的理由,但曼德拉没有理由,就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恶劣环境中,曼德拉坚持了 18 年,思考了 18 年,终于成就了一位伟人。突然就想起了韩愈的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历史和政治总是有些沉重,让人身心愉悦的还是书中描述的长颈鹿、狮子和猎豹、海豹等可爱的动物。说来惭愧,自己在动物园里也喂过长颈鹿,但就是没有发现它的舌头是蓝色的。这就是善于观察和不善于观察的差距吧。假如不是看到这本书,当真不知道非洲还有海豹,以为非洲只有狮子、大象,其实看看非洲的地图,南非等国家沿海,当然有海洋动物。小海豹在毕淑敏的眼中那么乖巧可爱,惹人怜惜,就如同我们许多家养的宠物小泰迪犬。然而就是这样对人类没有任何损害的小精灵也命运多舛,惨遭杀戮和损害。在和小海豹纯净的对视中,毕淑敏分明听到了小海豹在说:人类,我们不曾杀死过你们,也恳请你们让我们活下去! 而毕淑敏对所乘坐的那辆豪华五星级列车非洲之傲号的描写,也让人大快朵颐。那辆列车太豪华,不,不是豪华,而是奢华;那辆列车的服务太体贴,不,不是一般的体贴,用原话说是体贴到骨髓!这些让作家有些不适应,我想,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