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15 分) 1.填空。(4 分) 撑一支_________ ,向青草更青处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衣袖,不带走_______________。 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轻手蹑脚 水波荡漾 飘浮 B.柔声细语 波光艳影 破锭C.力挽狂澜 招摇过市 回溯 D.悄无生息 沉默寡言 沉淀3.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作别:告别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C.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彩虹似的梦:暗指诗人往日的美好理想D.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 青处漫溯 漫溯:随意地逆流而上4.下列各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C.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D.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的。B.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手拈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 感受。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写下了这首诗。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二、整体感悟(6 分) 6.诗人在诗中选取了几个意象来渲染和表现对康桥的眷恋?(2 分)7.在最后一节,诗人说“悄悄的我走了”,为什么要“悄悄的”?(4 分) 三、拓展阅读。读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完成 8-11 题。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8.作者以凉风吹拂下的颤动的水莲花作比,是为了突出其________的风致,进而刻画女郎________的神态。9.“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一句中,“蜜甜”和“忧愁”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理解。1 10.最后,诗人用“沙扬娜拉”(日语,意谓“再见”)作结,有何作用?11.今天,我们感受了徐志摩的离情别绪,其实,离别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它会超越历史,不觉来到我们身边。月假结束,要与父母告别;高中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