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川省雷波县民族中学201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4》精品教练一体教学案

四川省雷波县民族中学201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4》精品教练一体教学案_第1页
1/6
四川省雷波县民族中学201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4》精品教练一体教学案_第2页
2/6
四川省雷波县民族中学201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4》精品教练一体教学案_第3页
3/6
四川省雷波县民族中学 2013 高三一轮精品复习《第 15 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 4》教练一体教学案答案 D解析 根据所学,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即草市。到唐代时,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据此草市指的是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选 D 项。2.“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 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 )A.隋朝长安城B.唐朝长安城C.北宋汴京D.明朝苏州答案 C解析 从材料“御街一直南 去”中可了解到这一城市是都城,D 项排除。材料“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 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反映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说明“市”已打破了空间限制。据此本题选 C项,根据所学,北宋时“市”的时间、空间限制已被打破。3.丝织重镇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niǎn,载)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盛泽镇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措施失效C.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发展D.自然经济受到工商业的冲击答案 C解析 材料反映了清代盛泽镇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注意本题不能选 A,因为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出现雇佣关系,材料体现不出这一点。4.农业社会的都城往往是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功能的新趋势是 ( )A.政治中心的地位消失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C.文化中心的地位显著D.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从三图城市布局的变化,可发现主要的区别是“市”逐渐增多以及宫廷和“市”距离在缩小,另结合中国古代商业的学习可知选择 B 项。考点二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5.“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材料反映了(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答案 D解析 从材料中对商人和农民的态度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商人没经过农夫的劳苦就坐享其成感到不满,实质上反映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川省雷波县民族中学201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4》精品教练一体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