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米易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自主学习材料一、生平考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战国时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孟子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孟子 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 372 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 289 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 479)大约百年左右。 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在十五、六岁时孟子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二、孟子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