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 2015 高三语文 师说复习学案学习目标 :1、梳理积累文言现象 2、学习对比论证这一论证方法一、文言知识梳理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师者,所以传到受业解惑也 3、今之众人 4、小学而大遗 5、弟子不必不如师一词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师伐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舍相如广成传舍作七十列传师道之不复道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其 余嘉其能行古道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而耻学于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其皆出于此乎不拘于时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乎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择师而教之郯子之徒古之学者之 师道之不复句读之不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词类活用 1、吾师道也 2、吾从而师之 3、而耻学于师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5、孔子师郯子 6、小学而大遗 7、惑而不从师特殊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 :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译: 7.不拘于时。 译: 8.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译:二、对比论证是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文中是如何运用对比论证的?2三、课内名句1、师者,_____________。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6 江西)10.句读之不知,__________________,或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2007 重庆)1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韩愈的名言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若俯首 贴耳 ,摇尾 而乞怜,非吾志也。 4、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