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二中高中语文《祝福》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课程标准】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2.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3.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4.朗诵小说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考试说明】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总体学习目标】1、把握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2、掌握作者通过肖像、语言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体会并理解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课前导学】一、知识链接1、 作家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 年到 1926 年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专集。其中,1921 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 Q 正传》,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四一二革命大屠杀后,愤然辞职,定居上海从事写作,先后写作优秀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等。2、 背景:这篇课文写于1924年,所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