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中学高二年级地理导学案课题主备审核使用教师编号编写时间南亚-印度课前导学【学习目标】1.了解南亚的位置、主要国家和城市。 2.了解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征。3.理解印度发展农业的条件。 4.理解印度加尔各答、班加罗尔的区位条件。【重难点】 1、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的特点; 2、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特点以及西南季风对降水和农业的影响。课前识真一、读南亚图,回答下列问题。1、位置:纬度位置:大致位于 之间海陆位置:地处 和 之间,扼印度洋航线的要冲。[读图识记]印度半岛(南亚次大陆);七国及克什米尔地区,首都;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北回归线[辨析]“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2.范围岛国—— 、 ;临海国—— 、 、 ;(印、巴与我国相邻)内陆国—— 、 、 。(均与中国相邻)3.地形三大地形区:北部 狭长崎岖的南侧山地;中部——弧形广阔的 平原;南部——起伏和缓的 高原。两大河流:印度河源于西藏,注入 ,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灌溉水源; 源于喜马拉雅山区,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 ,是印度的圣河。4.南亚的气候南亚的气候类型主要有 、 和 。南亚大部分属 ,气温高,降水量地区差异大。印度东北部降水量大,多 雨;南亚西北部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形成 。因为西南季风吹不到,植被破坏严重。5、南亚的历史、居民和宗教①、悠久的历史: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在印度河流域一带,在几千年之前就形成了城市。近代以来长期遭受(英国等国)殖民统治,二战以来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②、众多的人口:以白种人为主。 南亚有 14 亿多人,平均每平方千米约有 330 多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其中印度人口超过 10.9 亿(2005 年),巴基斯坦 1.49 亿(2004 年)和孟加拉国 1.4 亿(2005 年)。③、宗教信仰:南亚在亚洲的南部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发源地。宗教影响着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印度、尼泊尔等国的居民多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斯里兰卡的居民信奉佛教。[思考] ①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隆起而形成的②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