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革命前: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速度加快工业革命后:迅速增长近 100 年来:急剧增长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综合变化【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点击热点提示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1.结合世界热点区域,分析不同认为纽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及相应的人口政策2.关注人口统计图、人口迁移图、人口资料表格3.关注最新公布的人口信息材料,加强与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人口政策、人口迁移知识的联系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4.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考纲知识梳理】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体趋势:不断增长2.决定因素: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 时间变化(4)空间变化 国家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和日本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很快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由于很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的措施)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二、人口中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实质: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指标: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1.构成标准: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类型、特征及转变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 环境承载力 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特性:不确定性 相对确定性影响因素① 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② 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③ 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④ 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 ⑤ 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地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3.影响因素3.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四、人口的迁移1.定义: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口人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