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点击热点提示能源资源的开发1.能源的分类及特点2.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及能源基地建设3.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的保护治理【考纲知识梳理】【要点名师讲解】【例题】至 2020 年,中国将增建多座核电站。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读图回答 1、2 题。 1.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2.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张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解析】1 选 B,2 选 C。第 1 题,图示的核电站都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里能源供应紧张,建核电站的目的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第 2 题,建核电站属于开发利用新能源,而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才是节约型社会所倡导的。【感悟高考真题】2.(2009·山东文综)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 2007 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1)、(2)题。(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解析】以热点区域——环渤海地区入手,主要考查环渤海地区资源、能源利用的特点、成因以及带来的不良影响。准确理解注释内容和分析表中数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题,通过对比分析表格中环渤海地区与全国的各要素数值可发现,环渤海地区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全国高;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较全国低。由此可总结出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第(2)题,环渤海地区资源利用存在能耗高的问题,因而其产生的不良后果要围绕能耗高来回答。【参考答案】(1)特点:能耗较高,水耗较低。原因:重工业比例较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高。(2)环境污染加剧,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