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加寒假补课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补课补课,查《新华字典》意为补学或补教所缺的功课。补学,是从学生角度说,所学功课有缺失,需要补充、补足、填补;补教,是从老师角度说,所授功课有缺失,需要补充、补足、填补。无论是从学生角度说,还是从老师角度说,补课都是弥补功课的缺失,使所缺的功课得以修补。再从补课一词的构成来看,它是动宾式,为动词。因而,补课的关键就在补上,是查漏补缺。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知识),给他们完全自由的选择权,把学生当作补课的真正主人。这样的补课,学生是主动的处于主体地位,而不是被动的,处于被死灌的地位。这样的补课,学生是有选择的,按需而选,点菜吃饭的形式。 一.学生情况介绍 对于我上大学的第一个寒假,作为一名新一代的大学生,我想在寒假一定要做些有意义的事。于是,我在父母的帮助下,做起了家教的工作,因为我平常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很有耐心而且知识的储备还可以,所以在招学生方面我并没有遇到困难。这是我大学生活的第一份社会实践工作,得到了一个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使我的大学生活更加的丰富。通过家教的生活使我学会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体味了很多。 由于自身的精力有限,并且为了补习的效果好些,我补习了自己最擅长的数学,在学生数量上我控制在 4 人。学生 a,男孩,初一,成绩突出,性格活泼,多动;学生 b,女孩,初一,成绩突出,性格内向,但十分聪慧;学生 c,女孩,初一,成绩中等,性格内向;学生 d,男孩,初三,成绩偏差,性格骄傲。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我了解到:学生 a 有很强的上进心,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似乎没有什么长劲。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发现 a 家长对望子成龙有着殷切的期望,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炙热的,殷切的;学生 b 没有自信,家长对其的关怀也是不够的(留守儿童),但是学生 b 十分的懂事,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我很是喜爱她;学生 c 又高又瘦,稚气未干,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同时她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我对她阐述了学习的目的后,希望她能够有新的思想;学生 d 爱好广泛,喜爱打篮球,大学第一学期学习篮球的自己自然和她有共同的话题了,在学习上很是随意,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我想我的首要任务就是纠正他的学习态度。 二.实践内容 第一堂课,我还经历了一番心理斗争。因为毕竟是第一次,从没有经验,害怕教不会他们,误人子弟!不过,还是咬紧牙关默默的告诉自己,既然接他们了,那就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