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解析式导学案章节与课题第 5 讲 函数的解析式 课时安排1 课时主备人常丽雅审核人梁龙云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次第三周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简单情境中的函数。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1.构成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以及“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关系”。2.求函数解析式的类型。3.求函数的解析式应指明函数的定义域,同时也要注意变量的实际意义。4.理解轨迹思想在求对称曲线中的应用。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导学案学 习 过 程一、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1.已知,,则 ; ; ; 2.设,则 。3.设则 。 4. 对, 记则 函 数的 最 大 值 为 。二、学习交流与问题探讨例 1 用换元法、配方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已知,求的解析式。例 2 . 用 待 定 系 数 法 求 函 数 解 析 式 : 设 二 次 函 数的 最 小 值 等 于 4 , 且,求函数的解析式。例 3.利用对称性求函数的解析式:已知函数与的图象关于点对称,求的解析式。反思:(1)一题考查: (2)解题的关键: (3)易错点: (4)规律提升 例 4.求实际问题的函数解析式:甲同学到乙同学家的途中有一公园,甲从家到公园的距离与乙从家到公园的距离都是 2km,甲 10 时出发前往乙家,如图,表示甲从出发到乙家为止经过的路程(km)与时间(分钟)的关系。试写出的函数表达式。反思:(1)一题考查: (2)解题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1.已知函数,则 ; 。2.已知,则 。3 已知是一次函数,且,,则 。4.设是二次函数,满足则 。5.函数的定义域为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我回顾了那些知识: (2)本节课我重新认识了哪些道理: (3)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继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