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第一课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 2【学习过程】一、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基础知识)⑶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中期,以 、 、 为特征的服装一度受到青睐。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末, 和“干部服”盛行。⑷ 改革开放以后, 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 向 、 、 过渡。(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⑴ 近代中国最终形成四大菜系分别是 、 、 、 。⑵ (年代),西餐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了重要影响: 进入百姓饭桌; 普遍受到欢迎。(三)居室建筑的演进章节与课题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课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时安排1 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学习目标⑴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⑵ 了解近代以来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变化的史实。 ⑶ 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教学资源教材及教材中的“导语”、“学习建议”、“课前提示”以及知识链接等。⑴ 中国的传统住宅: 是北方的典型民居。 ⑵ 以后,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势, 成为典型特征(上海南京路、厦门中山路等)。⑶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京津地区出现的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西式家具受到欢迎。(四)习俗风尚的变革⑴ 近代婚姻风俗产生了显著的变化,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 、 、婚姻礼俗也开始 、仿效 。新中国成立后, 、 成为时尚。⑵ 丧葬礼俗的变化:①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西旧式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农村更多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开始由土葬改为 。⑶ 其他社会风俗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民国成立后,开展了 、 破除神权、 等活动;公 历在官方活动中实施, 取代了传统的跪拜 , 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女子在 后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二、学习交流与问题讨论(重难点突破)1.近代以来,男女服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 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习俗风尚变化的原因?三.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1.关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丧礼,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大多实行火葬 B、主要是采用发讣告、开追悼会、建殡仪馆和公墓的新式葬礼C、大多数还是喧闹的大出殡形式 D、大多实行水葬 2.近代婚俗变化的表现:A.删繁就简仿西式婚礼 B.婚姻完全自主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