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包办事情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教育心得 今日午餐时间,我来到了中班,发现浩浩小朋友餐盘里的大虾没吃,我走到浩浩跟前小声的问:“浩浩,你为什么不吃虾?”浩浩犹豫了一下,回答:“我不喜爱吃。”我接着又问:“你在家吃过虾吗?”浩浩说:“吃过。”“是谁帮你拨的虾皮?”“是姥姥。”这时,我明白了浩浩为什么犹豫了一下来回答我“不喜爱吃”。于是我试着鼓舞浩浩:“拨虾的时候你知道应该先拨哪吗?”浩浩说:“姥姥说,虾头上面有刺毛,容易扎手,应该先拨虾头。”我说:“那你尝试过拨虾吗?”浩浩说:“没有。”我说:“今日想试一下吗?”浩浩拿起了大虾,一边操作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先拨虾头,再拨虾皮,拨完虾皮还要把背部和腹部的虾线挑出来,那样才可以吃。”说完,大口大口的吃着虾肉,兴奋地说:“大虾真好吃。”看着浩浩满脸的笑容,我也兴奋地笑了。“浩浩真的长大了,可以自己拨大虾了,做很多事情了,以后再也不用姥姥帮忙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老师们常常教育孩子们的,孩子们在幼儿园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回家以后怎么变了呢? 回到活动室,刚才的一幕让我的心绪很乱,今日要是没有及时的介入,浩浩就会眼睁睁的看着大虾扔到了垃圾桶,我不仅想到,这种现象何时是个头。 现在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家长,样样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了,当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情时候,还没见孩子动手,家长就已经替他办了…… 这种现象真让人深思,不仅要提醒家长:您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你扼杀了孩子的制造力,孩子能力的增长需要依靠自身的探究和实践,即使失败,他会不止一次的重复、突破,期间认知能力得到进展,直到掌握本领。出于心疼,家长忍不住包办,吃饭我来喂,衣服我来穿,书包我来背……孩子被父母的爱囚禁在一定范围内一次次剥夺了成长锻炼的机会,阻碍了能力的进展,大脑缺少更多新奇的刺激,四肢软弱无力,何来制造力?你扼杀孩子的意志力。在孩子眼里,一切家长都会替自己办,不需要努力,所以遇到问题就退缩,勇敢坚强的心理素养得不到进展,变得懦弱,很难立足社会,甚至不能自理、不能正常的社交和工作,最终一事无成。你使孩子缺乏自信心。通过自身努力换来成功,是孩子获得自信的最好途径。可孩子失望的发现,自己努力意犹未尽,家长却早早把胜利果实摘来放在他面前,这还有什么意思?我怎么能证明我自己?我行吗?算了吧!出于爱,却损害了孩子的自信,家长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