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制度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一)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益。二是对学生进行生活方面的指导,以培育学生品德和能力为核心。由于班级管理对学生成长的独特作用,所以,在绿色成长计划课题讨论中,专门讨论探究自主参加型的班级管理问题。 一、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遵守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要求。根据绿色成长计划的要求,我们设计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目的在于指导自主参加型的班级管理实施。 (一)班级管理制度化 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守则”“教学常规”“行为法律规范”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化管理,强化学生的法规意识,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度管理,要力求科学。除其之外,要处理好制度管理与班级管理体制创新的关系,逐步建立一种新的班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构成动态的班级管理系统。 (二)班级管理民主化 班级管理要“两手抓”,一方面完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着手创立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象“水”,学生象“鱼”;学生在民主、平等、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中会表现出一种愉快的心情、积极进取的精神。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提倡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培育学生的民主精神是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班级管理个性化 注重完整性、尊重个性差异、培育制造性,是以学生进展为本的重要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要提供和造就一种以人的进展为中心的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进展,培育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精神,创新性学习能力,是自主参加型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 (四)班级管理主体多元化 在班级管理中,不仅强调班主任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更需让全体学生参加到班级管理中去,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提倡把教室还给学生。 二、自主参加型的班级管理模式 (一)模式之一──实施“三制”班级管理 “三制”即值日班长制、班委轮值制、人人岗位责任制。 值日班长制,就是按学号人人轮流当班长。值日班长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一切班务工作。 2、早晨提前到校打开门窗,打扫走廊。 3、课间擦净黑板,检查课前准备,维持课间纪律。 4、领队并检查做操情况。 5、放学后,督促检查清洁工作,填好班级日志。 班委轮值制就是学生自由组合,组成班委...